进入6月的最初几天,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多处重要目标发动了一百多次袭击,对俄罗斯造成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多来的最重大损失。包括两处铁路桥被炸毁,由俄罗斯本土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大桥的一处桥墩被炸,俄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多处重要基地遭到乌克兰精心组织和实施的令人震惊的袭击。
但是,截止到6月4日晚,克里姆林宫仍保持缄默,仅表示正等待对袭击事件的正式调查结果。
据报道,与克里姆林宫的罕见沉默不同,俄罗斯媒体已集体陷入暴怒状态,亲普京的军事专家和军事博主们叫嚣着要对乌克兰进行报复,甚至扬言发动核打击。
知名Telegram账号两个少校(拥有超百万订阅者)宣称:这不仅是借口,更是对乌克兰实施核打击的理由。他写道,当蘑菇云升起后,我们再来清算是谁撒了谎、犯了错。这暗示克里姆林宫必将为此次惨败寻找替罪羊。
报道称,至少有一位著名俄罗斯政治学家谢尔盖·马尔科夫呼吁谨慎行事,他在社交媒体警告,使用核武器将导致俄罗斯陷入真正的政治孤立。
但,知名军事博主亚历山大·科茨则要求俄罗斯当局,(对乌克兰)不计后果全力打击。
美国CNN网站首席全球事务记者Matthew Chance分析称,俄罗斯强硬派向来鼓吹用核武器抹平乌克兰,同时向西方盟友发出半遮半掩的“世界末日”威胁。在遭受如此惨痛袭击后,他们故技重施,这并不令人意外。但若因此沾沾自喜,将俄方所有核讹诈都视为宣传伎俩,则大错特错。事实上,这次有若干令人不安的理由,让我们需更严肃看待俄罗斯发动毁灭性报复的可能性。
可能性之一,多名俄罗斯专家指出,乌克兰摧毁相当数量俄战略核轰炸机的行为,可能被解读为触碰了莫斯科法定的核武使用门槛。
克里姆林宫新修订的核学说规定,对破坏核力量反击能力的关键军事设施实施攻击将触发核报复。
俄官媒主持人索洛维约夫宣称,此次袭击是核打击的正当理由。他呼吁对基辅的乌克兰等目标实施打击。
无论法律层面如何,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启动核报复的门槛仍然极高,此类打击很可能被克里姆林宫决策圈视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反应。首先这将毒化俄罗斯与中印等关键战略与贸易伙伴的关系,并可能招致针对俄军的军事行动。核打击必然造成的大规模伤亡,必将引发全球谴责,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更趋孤立。
但问题在于:克里姆林宫现在可能感受到恢复威慑力的巨大压力。令莫斯科蒙羞的,不只是近期深入俄境的无人机袭击。还有乌克兰随后又对连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战略性刻赤大桥发动大胆攻击——这已是该重要的公路和铁路枢纽第三次遇袭。
这是继去年8月乌军攻入俄罗斯南部领土库尔斯克地区之后,对俄罗斯的再次重击。至今,克里姆林宫仍在为完全收复本国领土(库尔斯克)苦战。
过去几个月,乌克兰方面几乎每周(甚至每日),对俄能源设施和机场的无人机袭击,持续在远离前线的俄罗斯大后方制造混乱。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欧洲盟友正逐步解除对其使用西方援助的先进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的限制,这进一步挑战了曾被莫斯科视作红线的禁区。
CNN分析称,无人怀疑克里姆林宫必将作出决定性回应,问题是什么方式的回应?
一位俄罗斯前部长表示,莫斯科最可能的对策,是对乌克兰城市发动更野蛮的传统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克兰人民已承受这类打击多年。现居境外的俄前能源部副部长米洛夫指出:别无选择,因为俄罗斯无力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兵力严重不足。虽然有人谈论可能使用核武器,但我认为这不现实。不过普京已多次展现其残暴与报复倾向。
换言之,核选项虽概率极低,但无法完全排除。这场乌克兰冲突已多次出现意外转折,2022年2月,俄罗斯不宣而战,大举进攻乌克兰本身即是明证。
当乌克兰及其支持者为近期军事行动的成功欢欣鼓舞时,应该清醒:挑衅、侮辱或重伤俄罗斯熊可能引发危险而可怕的后果。